喜玛拉雅美术馆坐落于外形独特的上海喜玛拉雅中心,前身是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的定位从关注新媒体、新绘画到关注中国本土年轻艺术家的成长和发展,对中国本土当代艺术史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梳理、延续以及关注当代艺术介入社会的公共话题等。2005年证大开馆展“电子园林”、2006年“闪亮像素”、“拾贰: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获奖作品展”、2007年“卡塞尔文献展50年—移动中的档案馆”、“刷新—中国青年艺术家”、“软力量:亚洲态度”等一系列优秀展览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占据了不可磨灭的地位。2008年,“介入:艺术生活366天”大型文化活动更是受到了非常的社会关注。之后,证大又把目光重点转向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梳理和对青年艺术家的扶持。鉴于4年来卓越的表现,证大现代艺术馆已经毋庸置疑地被公认为中国最好的民营美术馆之一。
吴高钟 《大拳头》
而更名后的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在性质和关注领域上,同样为非营利机构,同样关注中国乃至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展览空间更大,为原先的3~4倍。同时,它涉及的领域也更为广阔开放。
作为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来说,之前证大在中国美术馆系统中有相对清晰的文化追求的方向,有比较独立的人格与追求,如协办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举办卡塞尔文献展档案巡回展览,主办“亚洲的态度”等大型国际展览,以及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的个展与推介年青艺术家的众多展览。他们坚持以学术来建构艺术馆的品牌,尽管每一次展览都需要去找经费,但从来不做场地出租的展览,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为美术馆行业树立了一个好的形象和口碑。而更名后的喜玛拉雅美术馆实际上是把西方博物馆的标准模式,放在中国本土自身文化精神需要的层面去审视,也就是所谓的“黄盒子”套“白盒子”。
艺术超超市介入生活
证大—大成艺术超超市是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和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和打造的超市模式的平价艺术品交易平台,这里海量汇集了青年艺术家的原创作品,以仓储开架的形式平价出售。这里出售的艺术作品80%都在5000元人民币以下。证大-大成艺术超超市不仅仅是一个售卖艺术的平台,而且是超越超市的艺术航母。它还是一个普及艺术的教育基地、是一个各种新鲜艺术事件碰撞发生的实验场所,是一个时尚艺术前哨的观察站。
1998年,沈其斌完成了自己艺术家身份的一个梦想,即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开幕的那一刻,沈其斌又开始失落,尽管多年追求的目标和梦想就这样实现了,可好像并没有真正改变什么,没有对社会起到什么作用。“我在北京当职业画家的时候,看到很多艺术家生活很拮据,完全处在北漂盲流的生存状况中,这种现象给我触动很大。我在想,我该怎么帮助更多的艺术家,通过艺术改变生存,这是非常务实的想法。所以当时在展览开幕时我接受的第一个采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首要的是生存。我觉得个人的成功在严格意义上来讲,非常渺小,即使画卖得再好过千万过亿,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并没有真正进入这个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比展览之前更痛苦,觉得中国多一个少一个我这样的艺术家不重要。
管策 《无题》
在谈及中国艺术市场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成千上万的年轻艺术家,没有名气或者刚毕业的,很难找到工作,作品也找不到出路。据我观察,中国现在有将近40万盲流艺术家聚集在京沪穗,其中北京有20万,占据半壁江山。怎么样让这些年轻艺术家能够通过艺术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然后再去谈艺术梦想。如果能够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同时,美术馆在充当一个重要的公共教育的角色,应该考虑怎么样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对接。我们通过艺术馆通过市场这样的平台,如何来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以前我比较理想化,觉得通过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就能实现,但现在发现,美术馆本身对社会的作用还是有限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考虑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在这两点的基础上,我们创建艺术超超市这个商业平台,超越超市的超市,叫超超市,用超市的模式,去销售精神产品。而且艺术超超市所销售的作品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值,三倍五倍等,比如十万的作品明年就会增值到三十万,不知不觉人们就做了艺术投资。不过,现在来买艺术品的人大都是因为喜欢,并没有想到投资,因为我们的定位是买得起的艺术品,就是让大家来消费的,不设置过高门槛。选进来的艺术家,也都是以开放态度,按照网上的流程来申报,再经过专业团队来审核。我只是商业模式的创建者,具体的细节要有规范的机制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