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藏文意为“卷轴画”,是指一种用颜料和其他工艺材料将各种图案绘制在锦缎、布帛、纸面上的卷轴画。这种绘画常用于宣传宗教教义和装饰寺庙佛堂以及信徒积累善业、功德,画面内容多为藏传佛教中的各位上师,各种教派的本尊,不同变相的佛和千姿百态的菩萨,以及藏族社会的历史、天文地理、藏医藏药、历史人物和吉祥图案等。唐卡的材质多种多样,多数以布、绢料和纸料为底进行彩绘,还有许多刺绣、织锦、缂丝和堆绣等织物。唐卡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
宗喀巴传记唐卡(二)局部
唐卡的分期和流派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期就已出现了唐卡的身影,由于历史久远,所以目前我们见到的实物资料很少,藏家手中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市场上曾出现过最古老的唐卡是一幅绘有《两天王》的宋代唐卡。有学者研究发现,唐卡的绘制手法与敦煌壁画、唐代绘画和唐代雕塑中的天王同出一门。由于中原文化经敦煌向西域和吐蕃传播扩散的条件十分有利和顺畅,再加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先后迎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两位公主进藏时都获赐锦缎丝帛数万,杂伎工匠悉从,其中也有不少画工艺人,所以他们也极有可能用绘制唐画的方法绘制天王像唐卡。
唐卡的历史分期主要有四个重要时期:第一时期是7?9世纪,即西藏佛教发展史上的前弘期。这一时期的西藏繁荣,佛教兴盛,寺院遍立;第二个阶段是10?13世纪前后,即后弘期。这一时期,稳定的佛教遭到朗达玛灭佛运动,佛教活动分散,流派众多,如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希解派、觉宇派、格鲁派等。后元代萨迦法王八思巴统一全藏,弘扬佛法,佛教再度繁荣;第三个时期是15到16世纪,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得到皇家和上层社会的支持,一度出现藏传佛教发展的繁荣局面;最后是18?19世纪,这一时期是藏传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和汉地交往密切,汉地的绘画风格渐渐渗透到唐卡绘画技法中,形成了今天唐卡的基本面貌。
目前有实物资料可考的唐卡流派,按时间顺序主要有如下风格:阿里风格,该风格是元代时期在西藏阿里兴起的画派,其风格有尼泊尔、克什米尔的造像特点,典型作品为西藏博物馆存有的释迦牟尼像、坛城图等;齐岗画派风格,该画派元时出现,与阿里风格接近。其绘画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所画佛、度母、护法勾轮廓线、平填鲜红色、红色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最明显的特色,隆钦绕强巴画、金刚亥母是其代表作;第三种是明、清以后西藏唐卡衍生出的一些画派,如勉唐画派、嘎赤画派、钦则画派、德格画派、热贡画派,这类画派与前两种有很大区别,画面内容丰富,有佛、菩萨、护法神、说法图、佛本生图、祖师、宗教人物、历史人物、坛城、寺院、风俗和传统故事以及神话,有的唐卡还将有贡献的大师、药师、工匠师作为描绘的主体。画面丰富、色彩斑澜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这上述画派中嘎赤派的画法又不同于其他画派,该画派画面上的动植物形象突出,山川、河流、树木都很形象逼真,画面立体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