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清风携凉意
不仅是文人,不仅是男性使用折扇,从文人书画扇这一主流,分出以黑纸扇、游鉴图扇和戏画扇为典型的工艺扇,以及女用的米扇。并且从扇本身出发,又有了扇袋、扇坠和扇盒等附属的工艺品。扇子还从中国流传到世界其它地区,特别是欧洲。乾隆时期,广州的商人曾专门生产适应欧洲贵妇趣味爱好的象牙折扇。当时折扇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而且到目前为止刷新中国内地扇面拍卖最高价的便是出自清代的艺术家的作品。2007年中贸圣佳以1200多万人民币的天价拍出清代画家恽寿平一件十二开的山水花卉扇面册页。这件拍品为何能成为扇面拍卖的最高价?原因有二,首先它注录在《石渠宝笈》中,也就是曾经被故宫收藏;其次这套册页中十幅为山水,两幅为花卉,而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在艺术界有极高的学术成就。
可惜到了民国,折扇只保持了它在中国艺术上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却没有超出前代。但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出现了集锦扇。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多位艺术家在同一扇面上合作绘画,或分段书写各自署款的扇子,但集锦扇却是将扇面空间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分割,然后由多名书画家分别作书绘画。从最少的两人组合开始,到多至十余家合作的集大成之作,令人耳目一新。如2009年北京呈轩拍卖一件由徐操、寿石工、吴镜汀、吴光宇在1941年合作的书画集锦扇,人物细节刻画精细,青筠层次分明,保存良好。虽然只拍出了13万人民币的价格,但是却看出了扇面艺术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