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史上,人们从来不肯忘记一个人的名字—莫迪利亚尼。尽管他的生命只有36年,但在这短暂的生命中,他向大众展示了非凡的艺术才能和传奇的艺术人生。他那如烟花般绚烂夺目的生涯,从绽放那一刻起,就被人们深深铭记。尼采说,惟有澎湃的生命才是真实的。莫迪利亚尼的一生就是对这种哲学最好的诠释。他对艺术的热爱激烈得如飞散的火花,燃烧创造的活力,他甚至把爱情和友情都做到了极致。如果烟花过后,留给天空的是更为无尽的黑暗,那么莫迪利亚尼的盛开却是长久的、浓郁的。正如他的生前好友、雕刻家杰克·里普西兹所说:“他度过短暂但却强烈的人生。”
从巴黎派画家到“蒙巴纳斯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的很多艺术家来到了艺术之都巴黎,莫迪利亚尼就是其中一员。他是意大利人,1884年生于意大利多斯加纳的港口利佛诺,家系为罗马的犹太族名门。1906年,他从意大利的乡下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巴黎,并居住在艺术家聚集的蒙马特和蒙巴纳斯附近。而当时,有一群这样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的年轻艺术家,这一群追求艺术、憧憬艺术之都生活、远离故乡、流浪在巴黎的异乡人,后来被称为“巴黎派”。所谓的“巴黎派”泛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活跃在巴黎的一些外国籍的画家。他们自由创作,个性鲜明,莫迪利亚尼是“巴黎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虽然和同时代的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和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相比,他的革命性并不强烈,但其贵族的气质和独特的绘画语言,使其风格鲜明突出。
带宽边草帽的珍妮·艾比豆妮 画布 油彩 55cm x 38cm 1918年
莫迪利亚尼踏上巴黎的土地那一刻起,他梦想着要成为一名雕刻家,他知道当时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在复制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名画,所以他以为在巴黎的艺术生涯会平静而单调。但当他来到巴黎后,发现这里的艺术氛围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许多美术学院的学生,兴起了反学院派美术教育的思潮,一些青年艺术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而刺激的气氛,普遍地影响到了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当时的蒙马特激荡着一股艺术革新的气氛,莫迪利亚尼所认识的毕加索、贾柯布,沙尔蒙等都是新艺术的旗手,正是那个时期,毕加索创作了第一幅立体派绘画《亚维浓的姑娘们》。
而这一切的一切,完全出乎莫迪利亚尼的意料,与他所想象的具有传统优美艺术的巴黎完全不同。痛苦随之而来,生活在异乡的孤独感也开始袭击这位艺术家的心灵,使他感觉到无限的空虚与迷茫。他开始陷入幻想,本不抽烟喝酒的他,很快嗜酒成瘾,服用麻药,过着波西米亚般流浪的生活。这个出身于贵族家庭的意大利青年,在到巴黎一年后,彻底被贫穷和激进艺术改造,而过度的恶习,让他本就虚弱的身体更为糟糕。他生活虽然贫困,又受病魔折磨,遭遇和梵高一样悲惨,但他与生前几乎没有知心朋友的梵高不同,在他周围有许多画家和诗人朋友。正如考可多所说,莫迪利亚尼的出现,使蒙巴纳斯街头复苏,而他也被大家称为“蒙巴纳斯王子”。
爱,是绘画的灵魂
莫迪利亚尼的艺术始终以人为主题,他鲜画风景,仅在晚年时作了三幅风景画。莫迪利亚尼内在的人道主义倾向,以及犹太人具有的矜持与教养,还有内心对文艺复兴大师的尊崇,都是他以刻画人物肖像与裸体画的重要因素。他并不描绘大众的生活与人生,他刻画的是自己的爱情与生命,是从他自身,到他的内心与视觉所凝视的每一个生命的灵魂。他的画直接与模特对话,透过这种对话,表现出一个生动的姿态及其生命,同时又刻画出一种哀愁的灵魂。
坐着的女裸体 画布 油彩 92cm x 60cm 1916年
莫迪利亚尼是位具有罗曼蒂克气质的美男子,他的美貌和才华得到了很多女人青睐。尽管他一贫如洗,却被女人的爱情包围。1914年,通过雕刻家柴克特的介绍,莫迪利亚尼结识了英国女诗人海斯汀格斯。女诗人美丽而富有,在与莫迪利亚尼同居的两年中,给予他很多精神上的帮助。1916年,莫迪利亚尼与海斯汀格斯因为性格上的差异而导致分手,而此时,他的疾病也逐渐恶化,情绪极为焦躁,狂饮无度,常常出现在咖啡馆给醉客画速写肖像,以此来换得几法郎,全部用来支付酒账,成为了一个地道的酒精中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