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尔姆·基弗
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虽然日耳曼人的基本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但每户人家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盆鲜花,当时就有人断言德国必然复兴。这种高傲的性格,使得任何一个年幼的德国人将来都有可能成长为徐悲鸿式的艺术家,用艺术来唤醒和复兴民族灵魂,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便是其中的代表。
废墟中成长的画界诗人
基弗成长的时代,正是德国文化界以不同的方式反思战争给德国带来的社会灾难和精神创伤的时代,基弗用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当中。德国西南部的多瑙埃兴根是一个军事要塞,二战时法国曾在这里建筑兵营。纳粹德国战败的1945年,基弗在这里出生了。出生于历史转折时期的基弗成长在希特勒年代的建筑废墟中,因此,废墟感成为他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图像特征。但基弗并不是仅仅将废墟再现到画布上,而是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美学,一种苍凉、悲壮的视觉语言。欣赏他的作品,全世界的观众都能在心理层面上与他产生共鸣。
1966年,基弗从弗莱堡大学法律和法语专业转到艺术学院,后又到卡尔斯鲁尔大学艺术学院学习。1969年,他穿着纳粹军服,在欧洲的很多个城市模仿纳粹式军礼,高呼纳粹胜利的口号,并让人拍照,他将这些照片在卡尔斯鲁尔市的国王广场画廊展出,这个名为“占领”的展览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怀疑他是纳粹的同情者。而基弗表示自己是通过对纳粹军礼的模仿,唤起德国人对历史的记忆,以此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进一步提升艺术创作能力,基弗来到杜塞尔多夫师从于当时已经成名的前卫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基弗并没有像博伊斯那样总是抛出大胆的艺术概念,制造轰动的行为艺术,试图缔造个人神话,而是很快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但博伊斯仍然是对基弗影响最大的人之一,这一点我们从基弗渴望与历史对话的作品上可见一斑。
1974年,一个关于土地的主题反复出现在基弗的作品中,画作中时常出现种植着作物的宽阔平原。然而基弗并不是在赞美大自然,不同于19世纪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利希(Casper David Friedrich)般描绘德国浪漫的土地,基弗描绘的是如同世界末日战争后,笼罩在焦油和灰烬般深沉气氛之下的焦灼土地,这种废墟感正是基弗绘画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