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搁:四宝外的“奢侈品”
臂搁也称腕枕,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臂搁的称谓是从古代的藏书之所———“秘阁”转化而来。在古代,“秘阁”指的是内府的一个图书档案机 构,汉代以后都由秘书监掌管。“秘阁”一名后来又成为 尚书省的别称,尚书省在汉魏时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大概在纸张发明以前皇家所藏的图书秘笈大都只是一些刻写有文字的竹木片,而这种藏在秘阁中的竹木片后来也 被代称为“秘阁”。故明代时用来枕臂的臂搁也沿用了“秘阁”一名。臂搁的出现与古人的书写用具和书写方式有密切关系。在古代,人们用毛笔自右向左书写,衣 袖很容易沾到字迹,而且长时间的书写 手腕很累,有了臂搁的帮助书写 就轻松多了。在夏日里书写时,将竹制臂搁枕于臂下,既可防臂上汗水洇纸,又能借助竹子性凉的特性祛暑,因而也有人称竹臂搁为“竹夫人”。此外,臂搁也可充 当镇纸,防止纸轻易被风掀起。
臂搁
臂搁是众多文房用品中的一员。“古人写字自右向左,为防止手上或衣袖沾墨,就在腕下搁个物件,便是‘臂搁’。并非每位文人都备有臂搁,只有那些 有情趣的、有经济能力的人才会使用、收藏它,臂搁在文房用品中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所以说臂搁是书房里的奢侈品。”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 会上,一个清末牙雕“岁寒三友”臂搁,成交价达到了44.52万元。2008年,张希黄的竹臂搁拍出了165万元的高价。
“1995年 有拍卖公司以后,拍过一件竹雕臂搁,当时拍了5万元,很惊人,好多人不理解,一个竹片值那么多钱前几年又拿出来拍,我记得拍了 50多万元。”北京鸿骞鉴定中心瓷杂专家李国良介绍,臂搁的材质很多,有黄杨木、紫檀、紫砂、红木、象牙等材料,其中以竹雕的最为常见。竹臂搁一般都是用 一节竹子剖开制成,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一尺,宽度大约为七八厘米。
初入门者应结合经济实力,自民国有名头的雕刻家作品开始收藏。民国时期的臂搁大约在1到3万元价位;清代中期大约在十万以上,若是周子岩等大家作品,价格在几十万甚至更高;明代大家作品,比如张希黄,估价都得在80至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