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灵动的塑造者
古典雕刻的美学重点是冲淡人们的俗世特质,赋予作品不朽的沉重曲线,所以很多古典雕像看起来神圣非凡,高大威严,但是缺少了人的性情。而贝尼尼渴望把人性的温度灌入到冰冷的大理石中,使其散发出光和热。石头在他手中仿佛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总是随风轻轻飘起。他的作品比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更具有戏剧性,灵动活泼,仿佛雕塑中的角色随时会挣脱底座的束缚,一跃而起飞到天上去。
贝尼尼深知热情的重要,因为这是他艺术创造的精髓。他塑造的人物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这种极度强烈的肢体状态改变了雕刻艺术。贝尼尼让大理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肉欲感官。大理石在他的巧手之下,像一汪活水任其造型。生动的塑像们可以流汗、咆哮、奔跑、扭动肢体,有的皮肤甚至会因为强烈的激动情绪而紧绷。贝尼尼像一位神秘的炼金术士,可以改变物体的本质。明明是冰冷的大理石,却表现得像树皮、叶子、女人的发丝、粗糙的麻绳、指甲、还有温热的肉体。
贝尼尼生于意大利的拿波里,他的父亲彼得是一位雕塑家,也是第一个发现贝尼尼天赋的人。有一次父亲彼得把儿子带到教皇面前,年仅8岁的贝尼尼在教皇跟前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圣保罗头像,这令教皇大吃一惊,把他誉为下一个米开朗基罗。1605年少年贝尼尼来到罗马,这时卡拉瓦乔的作品红极一时,他以全新的写实手法描绘出了张力十足的世俗画卷,深深打动了教徒们的心。年轻的贝尼尼应该如何战胜卡拉瓦乔呢?也许转向雕塑是一个可以发展的方向。贝尼尼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件大理石作品完成于1612年,此时的贝尼尼年仅14岁,而创作那件《殉难的圣劳伦斯》时也才不过16岁。雕塑的形体处理、动态安排以及对大理石的驾驭能力都令人难以相信这是少年所为。《殉难的圣劳伦斯》引起了罗马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的注意,随即把贝尼尼揽入门下。在贝尼尼初出茅庐的时候,波尔盖兹为了装饰自己的别墅,曾向他订购了一系列作品。通过制作这些雕塑,贝尼尼可谓初露锋芒,他做的主教半身像仿佛是活的一般,大理石雕像的鼻子在光线下好像蒙着一层汗水。贝尼尼认为人们在说话的前后最能流露出真实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