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小楼
“睡美人”故事出自于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讲的是一位美丽的公主不幸被恶毒的巫婆下了咒语,在城堡中宁静地沉睡了100年。与她一起沉睡的还有马厩里的马,院子里的狗,屋顶上的鸽子,墙上的苍蝇,甚至连火炉里燃烧的火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披荆斩棘来到了城堡将她吻醒。与所有的童话一样,故事是通俗的,结局是完美无缺的:王子抱得美人归,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白头偕老。在我看来,油画和当代艺术品—尤其是那些70或80后年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就是属于值得一吻并且是可以吻得醒的睡美人。
当代艺术在中国真正市场化的开始,是在2005年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的热卖之后。当时张晓刚、岳敏君、方力均等人以“政治波普”为主题的作品,大受欢迎,接二连三拍出天价,迅速触动了国内敏感的艺术市场。原本处于观望、将信将疑态度的各大拍卖公司,纷纷增设油画专场。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至2005年上拍的有据可查的油画总数是10427件,而2006年1月至8月,这短短的7个月里,各大公司上拍的油画就有8035件,约占以往上拍油画总数的43.5%。雅昌艺术网编制的当代油画指数更能说明问题:自有统计的2000年以来,100位样本油画家的作品平均价一直在上涨,但速度缓慢得令人窒息。到2006年以后,心电图一样的指数曲线图猛然拉高,犹如一个卧病在床的植物人突然跳了起来。2005年前,该指数从1000点涨到了2300点整整花了五年时间,一年后,指数从2300点涨到了6700点,所需的时间不到一年。时间之短,涨幅之大,的确让人心惊肉跳。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法则,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当2008年底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油画和当代艺术在迅猛高涨之后同样难逃受挫下跌的命运。许多拍卖公司不再设立油画和当代艺术专场,即便上拍了也是人气低迷,成交廖廖。与此相反,曾经受到冷落的中国传统书画重新走强,艺术投资者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了古代书画,尤其是书法倍受追捧。宋代散文家曾巩不到一平尺的书法《局事帖》拍到了1.69亿元人民币,黄庭坚的《砥柱铭》更创造了含佣金过4亿的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就是张大千的作品《爱痕湖》,也以1.008亿元人民币成为第一幅超过亿元的近现代中国书画作品。
迟暮日落,美人沉睡。油画和当代艺术板块之所以低迷,的确也有其本身的原因,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国内藏家对当代艺术的认知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许多人并不了解艺术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因而导致坏作品和好作品在价位上没有明显的差距。同处在一个市场,投资品种没有高低好坏的区分是不可想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楼市股市相对低迷情况下,寻求新投资点的流动性资金介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为了实现保值增值利益最大化,这些以逐利为主要目的的买家,首先瞄准的是流传有序、来源可靠,有着高价值高回报的艺术精品,从而暂时不会顾及市值相对较低的当代艺术品和油画。
2010年的春拍,当代艺术已经显现复苏和回暖迹象,特别是带有风向标效应的香港地区艺术市场,凭借多年油画及当代艺术领域的基础,在拍卖上成功获取该品类近43%的市场份额。本年度受关注的油画及当代艺术品类中,就像雅昌艺术网《2010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中所说的那样,依然以经典大师作品为核心。但用不了多久,这种态势会带领油画及当代艺术成交额不断走高。
大师的作品显然不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睡美人”,正如黄庭坚的《砥柱铭》一样,那不需要眼光,也不需要苦苦寻找,只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一颗志在必得的心。真正称得上“睡美人”的是一批70 后的年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由于投资者追高不追低的心理,目前无暇顾及这个处于沉睡阶段的美人。经过金融危机的淘洗,原先一批人为炒作、市值虚高的艺术家逐渐出局,而另一些在艺术界早被认同的年轻艺术家广受关注,他们对艺术创作的态度以及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某种难以言说的东西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夏季风
1969年出生。西班牙国际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执行董事、总监,《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总编。作为先锋作家和诗人,2000年后开始涉足当代艺术评论,并以他所经历和熟知的文学思潮来观照当代艺术的流变,介入并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