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炙手可热,形式多种多样,收藏群体不断扩大,拍卖价位逐年攀升,精品价格屡创新高。然而在中国艺术市场中,一个重要的造型艺术门类—雕塑艺术,始终在热闹的艺术市场中充当配角。在各级艺术市场中,从画廊到拍卖行,雕塑艺术都仅仅作为市场的陪衬,成交量与绘画、瓷器等相比较,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尽管不时有雕塑作品拍出高价,甚至已有当代青年雕塑家的雕塑作品拍出二三百万的高价,但这只是一种个别现象,不具备普遍性。在已成交的高价雕塑作品拍卖中,还呈现出一个很明显的“西倾”现象,即出高价的收藏家大多来自外国,外资成为中国雕塑市场的主力军,撑起了中国雕塑市场的大半片天。而在西方国家,纯艺术品的收藏主要是绘画和雕塑,但雕塑艺术的需求,不仅不亚于绘画艺术,而且在西方艺术品市场中,雕塑艺术还是最名贵的。
国外雕塑作品高价拍卖
继录像艺术拍卖结果Top10出炉之后,Artprice网站近日又公布了雕塑作品拍卖结果Top10榜单。在进入Top10的六位艺术家中,瑞士艺术家阿尔贝托·贾柯梅蒂(Alberto Giacomett)是最大的赢家。Top10中有四件雕塑作品都出自他之手,并且他创作于1961年的青铜雕塑《行走的人I》(L’homme qui marche I)在今年伦敦苏富比春拍中以1.043亿美元成交,占据了榜首的位置。而在去年创造了雕塑作品拍卖最高纪录的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L.R.夫人像》(Madame L.R..),则退居第四位。另外,榜单中10件雕塑作品的总价值为3.62亿美元,而贾柯梅蒂的四件作品的总价值就达到了1.87亿美元。
2010年对于西方雕塑艺术市场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在雕塑作品拍卖结果Top10中,有四件作品都是今年上半年拍出的,这四件作品中又有三件是贾柯梅蒂的作品。有数据表明,在过去的五年里,贾柯梅蒂的作品价格上涨了429%,此外,西方雕塑艺术品的整体价格也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14%,而绘画艺术的价格仅增长8%。由此可见,西方雕塑艺术品市场在近几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这不是大象
国内雕塑作品何去何从
相形之下,中国雕塑艺术品市场显得冷清多了。这首先是和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差异有关。在中国,雕塑的艺术性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只是其实用性的附庸,它们被作为礼器、祭器、宗教造像、装饰品等,却不被视为纯艺术;而在西方,雕塑很早就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并在艺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对于雕塑艺术的推广不足。以前中国的雕塑大多是服务于城市建设的,其收藏主体是政府和机构,很少会有个人收藏,这使得画廊、拍卖行、艺术批评家等各方都不太重视雕塑艺术这一板块;但在西方,大型的雕塑展、独立的雕塑画廊,以及火热的雕塑拍卖专场早已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各大拍卖行纷纷设立雕塑拍卖专场,人们对雕塑艺术的关注和认知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2005年以来,雕塑作品无论是在上拍数量上,还是成交价和成交率上,都有大幅度提升,可以说,中国雕塑艺术市场已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但是,除了隋建国、向京、展望、陈文令等少数一流雕塑家的作品能拍出百万元的高价以外,其它普通的雕塑作品的市场价则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这与行情暴涨的书画作品相比显然是价格低廉的。不过,这对于收藏家和投资者来说倒是入手的良机。有关专家就曾指出:目前,投资绘画的高额回报周期已经过去,而雕塑的周期则刚刚开始。可见,中国雕塑艺术虽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无法像西方的雕塑那样价格高过毕加索的绘画,但是中国雕塑艺术市场还是拥有巨大的升值前景的。
雕塑是艺术类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在愈加成熟的中国艺术市场中,雕塑作品的力量逐渐强大,我们希望看到中国艺术市场除了有序之外,还会更加丰满、充盈,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相对成熟和文化与商业气息共同成长的良性市场。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