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给小孩儿相面时会说:脑袋瘦长的孩子日后长得高,脑袋横宽的孩子日后长得矮。同样一个道理,哥特式的尖拱券比罗曼式的半圆拱券更能烘托教堂的崇高感。
哥特式建筑是从12世纪40年代兴起的,此前的一个世纪,欧洲教堂的主流风格是罗曼式,也叫罗马式。自从古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风格统一的建筑样式,直到罗曼式建筑出现:公元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期,罗曼式教堂风靡欧洲。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半圆拱”以及像半拉西瓜皮一样的“穹顶”。
圣马可大教堂在中世纪欧洲是个没有更大就是最大的巨无霸。尽管当时富得流油的威尼斯商人把哥特式尖塔和拜占庭式雕塑猛往大教堂上一通招呼,但教堂的基本结构仍然是罗曼式的。只要把这些装饰去掉,再把几顶瓜皮帽一摘,就妥妥回归到延安窑洞风了。
罗曼式教堂的半圆拱券逐渐演化成哥特式教堂的尖拱券,这样的进化有什么好处呢?人们发现,一旦确定了半圆拱券的宽度,也就确定了教堂的整体高度。若把圆拱改为尖拱,交叉拱顶改为尖肋拱顶,便可以把教堂建造得势拔五岳掩赤城。
由罗曼式向哥特式演变的转折点是对法国巴黎北郊的圣丹尼大教堂的重建(1137-1144年)。工程首次采用了尖券和尖肋拱以减轻拱顶的重量,使之比半圆形穹顶稳固得多。
重建工程的总负责人修道院院长絮热(Suger)不但是法王路易六世的挚友、路易七世的掌玺官,而且还在路易七世统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1146年)成为了摄政者。正是因为法国在12世纪出现了如此强大的君主政体,巴黎才得以迅速崛起,令罗马城黯然失色。而处于都市化上升期的巴黎当然要追求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艺术中心的地位。于是,哥特式的高大建筑呼之欲出了。
圣丹尼教堂不但是卡洛林王朝的缔造者矮子丕平和其子查理曼大帝加冕之所在,而且还是众多帝王的陵寝。外国人对“吉利”的理解总是很辩证统一,就好像把厨房和茅房修在了一个跨院里。这里还长眠着法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公开处决的国王—路易十六,以及他的“巨婴”王后玛丽亚·安东尼特。传说这位王后曾说过一句高能虐饥民的名言:“人民若无面包吃,那就改吃蛋糕嘛。”
你见过那种一天不上台说话便感到生无可恋的人吗?是的,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从小被调教成“坛台人格”:讲台、戏台、主席台……没有台子时找块马路牙子也要站上去高人一头后再开腔。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在尝试了人间一切坛台之后,终于登上了最后一种台—断头台: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和王后被推上了断头台公开处斩。旋即,圣丹尼大教堂里法国历代先君的陵墓被捣毁,那些惯于登台做戏者的遗体被拖出,一并填埋在深不见底的大坑里。
还记得高中物理有个“重力势能”公式吧?就是说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其潜在的重力势能也就越大。当哥特式教堂拔地而起的时候,陡然加大的不仅仅是它的重力势能,仰视者的吓尿指数也在随之狂飙。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