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姑娘,双手捂裙面带娇羞,是唐朝梦露?
那一家尼姑庵外,绿树婆娑,树枝上挂的女包款式新潮,是Ni·Gu'an新款包包发布会?
当你在敦煌壁画绢画里看到这些内容,是不是一下子风中凌乱了?难道敦煌壁画里不都是美到醉人的天仙吗?
有网友发布了一批“敦煌无厘头”图片,相册中的敦煌绘画、书法作品呈现各种穿越、雷人状,还有不少用笔粗疏,字体丑陋。与“杜甫很忙”不同,这些图片不是恶搞、未经PS,是如假包换的文物。原来,传世敦煌画不光有体态绰约多姿、衣带迎风舒卷的飞天,也有穿丁字裤的菩萨、蹲大坑的凡人;有恭敬礼佛,也有澎湃“基情”;有让张大千拜服的稀世杰作,也有让我等网友争相吐槽的“小学生习作”。
一对拉拉?
刷牙洗脸?
挖据出敦煌无厘头一面的网友“扬眉剑舞”是汉声杂志社编辑,对古代美术、服饰颇有研究。在豆瓣回帖吐槽的网友中也不乏高手,有人能准确指出纸画残卷的年代、所描绘的经变故事甚至是来自莫高窟哪一个窟的哪个角落,有人能解读变体藏文,众人引经据典之余不忘嬉笑怒骂点评一番。
1、穿越型
擦地拖鞋
在一幅绘于大唐贞元十三年的纸画中,供养菩萨庄严宝相,头顶光环,脚蹬布鞋。且慢,菩萨脚上的鞋,可不是常见的僧侣款圆头简约风布鞋,你看那鞋底还镶着一圈毛边,貌似走的是皮草奢华路线。不对,我觉得这看起来更像擦地毛拖鞋,穿上鞋子走起,顺便把地板都蹭干净了。原来,早在淘宝诞生一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发明了这种走路保暖擦地三不误的鞋子……有明眼人指出,其实画师想画的是莲台,只是画功不过关,没把握好莲台的比例,再搁在菩萨脚下,就使得莲台成了“鞋子毛边”。
强势围观
另一幅同为唐代作品的纸画残卷,画中女子面如满月,头戴金钗,颧骨有两抹“高原红”。不过,最吸引眼球的不是这名女子,而是她身后的无数双眼睛。这些眼睛大小、形状类似,直直地瞪着前方,给女子和观画人带来无形无声的压力。
有人猜测,画中女子是千眼因陀罗,也即是佛教里的护法主神帝释天。据杂阿含经卷四十载,因陀罗具有聪明智慧,能观千种之义,故称千眼,在中国寺庙中多为少年帝王像,男身女相。
我们常见的千手千眼观音,眼睛一般长在手上,而此画中的眼睛漂浮于空中,仿佛是描绘大批群众的虚笔,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围观”。也有人说,周围的眼睛其实是练笔,画师反复涂画后,终于找到感觉去画女子的双眼。
敦煌画作中的“穿越”实在处处可见。“梦露掩裙”来自绘于唐代的莫高窟468窟壁画,真实故事一点都不香艳,场景看起来像书舍,端坐着的老师举起教鞭训斥不用功的学生,学生侧身躲避,回头可怜兮兮地望着老师,两条小腿上早已鞭痕累累。
老师举起教鞭训斥不用功的学生
又有一幅380窟的隋代壁画,菩萨几近全裸,仅着“丁字裤”。在其它绘画中也常见“丁字裤”和“三角裤”,我们现在流行的,古人早在一千年前都玩过了。
着“丁字裤”的菩萨
2、雷人型
“哎,那位蹲着的兄弟,你是在拉便便吗?画师大哥,我知道你走的是工笔写实路线,可也用不着把便便画得那么清楚吧?还是老长的一条……”
那位蹲着的兄弟,你是在拉便便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佛祖降生的神迹!”
悉达太子降生后,出现的三十二种祥瑞,其中之一为“臭处更香”,这个佛经故事被北周画师描绘在莫高窟290窟顶上。这幅蹲坑画不仅具有宗教和艺术价值,还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厕所形式,具有考古价值:厕所是一座四阿顶式建筑,人蹲在有方洞的木板上方便,木板下是粪坑。这种厕所在当今敦煌乃至中国各地农村仍然普遍存在。
“哎,那位大神,你,你,你喷火的地方是菊花么……”
“你又没文化了,这又是一个著名佛传故事。”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即将得道成佛时,魔王波旬担心自己将失去地盘和权威,带领魔军眷属来阻挠释迦牟尼。魔王先以美女诱惑,后以武力威胁,均遭失败,最后伏地皈依。莫高窟从北魏到五代共有七幅壁画描绘这一情节,也有类似绢画传世。“喷火图”出自藏经洞发现的设色绢本画《降魔成道》,现藏法国吉美博物馆。
这位大神,一俯身“菊花”喷出三道火龙,这是什么奇功?
彼时释迦牟尼已然成道,结跏趺坐于佛坛,泰然自若。围绕在他周围的是魔军众妖,牛头马面、虎口羊角、象头人身,奇形怪异,狰狞凶恶,杀气腾腾,或张弓搭箭,或操戈持剑,或放蛇耍猴。喷火妖怪位于释迦牟尼的佛坛正下方,弯腰撅臀,两手扶着屁股,大吼一声,发功喷出三道熊熊火焰。只是你瞧他双目圆睁,面露惊恐,就知他的火力不能伤佛祖毫发。
山东枣庄“狼狗不分”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有位印度高僧听说了,就把他养的宠物牵出来溜溜。是老虎!你们养狗养狼看家、牵猴子和猪取经什么的都弱爆了有木有!
虎伴背笈行脚僧
这位高僧名为达摩波罗尊者,高鼻深目,头戴宽沿帽,身穿双色斑点行脚装,手执麈尾,背负经笈,上空有一化佛。这类图画被称为“虎伴背笈行脚僧”图式,在现存敦煌画中至少有20幅,其中8幅为莫高窟壁画,其余被法国伯希、英国斯坦因、日本大谷探险队等劫去。
罚抄书?
鸡?
这么花枝招展的菩萨,你沉醉了没?
妖怪以物易物?
车顶乐队好嗨皮
3、深情型
敦煌画里可不只有搞笑雷人,感人肺腑的故事也不少。
《恶友品》
一人躺倒地上,一牛在其上方,不要联想到什么重口味儿童不宜事,这是一幅报恩经变画《恶友品》,善友太子赴龙宫取得摩尼宝珠,归途中被弟弟恶友刺瞎双眼,昏倒路旁,适逢群牛纷沓而至,牛王以舌舔善友目中毒刺,解其痛苦。再看那对眼对眼脸贴脸的好“基友”,不知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脸贴脸的好“基友”
不过,最动情的还是一道伯希和搜集的唐代《放妻书》,也就是离婚协议书。
《放妻书》
“理贵恩义深极,贪爱因性。生前相守抱白头,死后要同于黄土。何期二情称怨,互角憎多,无秦晋之同欢,有参辰之别恨。”夫妻情深抵不过口角摩擦、柴米油盐,“家活渐渐存活不得”,在姻亲族长见证下,你我好聚好散罢!
《喻世明言》里蒋德休妻,在休书中点明“妻王氏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相比之下,敦煌放妻书通篇两百余字,遣词造句宽怀文雅,不仅没有将夫妻失和的责任推给对方,反而眷念夫妻恩义。虽然有网友指出,几道放妻书所言略同,兴许是模板,但总归比绝情的休书或干巴巴的法律条文要有爱。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