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甜白釉 温润如玉“甜”从心出
  导读: 永乐甜白釉是明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永乐白瓷制品中的许多成品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温润如玉,让人赏玩十足。

  在瓷器审美方面,经过两宋数百年辉煌瓷史的洗礼和熏陶,到了明代,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工艺能让人眼前一亮。但永乐皇帝对白色情有独钟,甚至有时在芸芸贡品中只选白玉制成的珍宝,而对其他贡品置之不理。

永乐甜白釉 温润如玉“甜”从心出

甜白釉

  永乐甜白釉是明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

  这个名称出现的非常晚,并不是永乐当朝出现的。永乐白釉叫“甜白釉”跟一种东西有关,就是今天家里都有的白糖。16世 纪前我国是没有白糖的,都是黑糖或者红糖。白糖的出现使人们对白瓷有了新的认识,就是说这个像白糖,而且有一种内心的感受“甜”从那时开始才叫 “甜白釉”。瓷器上黄釉始于明永乐朝,即以铁为着色剂,用氧化焰低温烧成,呈色浅淡,釉面薄。

  明永乐甜白釉瓷中,僧帽壶是别具时代特色的一种器形。僧帽壶的造型,始于元代,源自藏式佛教法会所用样式。到明永乐朝,因明成祖极力支持西藏佛 教,僧帽壶形瓷器称为御窑厂经典造型,常见的有素纹或八吉祥缠枝莲纹。

  白如梨花永乐朝创烧甜白釉

  在瓷器审美方面,经过两宋数百年辉煌瓷史的洗礼和熏陶,到了明代,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工艺能让人眼前一亮。但永乐皇帝对白色情有独钟,甚至有 时在芸芸贡品中只选白玉制成的珍宝,而对其他贡品置之不理。

  白釉出现于北朝。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国至今所见的最早例证。白瓷还是宋代陶瓷的精粹,北有定窑,南有景德镇青白瓷。元代枢府器,质感厚 润,是为甜白釉的前身。而明永乐朝(1403—1424)创烧的这种白瓷,则有“汁水莹厚如堆脂,光洁如美玉”之感。但当时还没有“甜白”的美称,直到 16世纪,也就是明朝末年,白砂糖进入中国后,国人见之尝之,其甜白之感让人恍然想起永乐白瓷,遂以“甜白”命名。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永乐、白瓷、赏玩、纯净、温润,获取更多相关微信。

 您可能还有兴趣的内容:
  • 印象派艺术特质 Blumarine全新Ninfea女性淡香精
  • 小岛国大风情 拥抱纯净的海中精灵帕劳
  • 纯净奢华享受 Clarisonic奢华面部刷头
  • 光怪陆离 玻璃瓶上的“褶皱”艺术



  •